鞍山一中始建于1923年。先后被確定為遼寧省重點中學、遼寧省示范性高中。2010-2011年,鞍山一中被北京大學確定為“中學校長實名推薦制”學校,被清華大學確定為自主選拔“新百年領軍計劃”推薦資質和優質生源基地,被中國人民大學確定為“校長直通車計
名師的學校即為名校,在245名一線教師中,鞍山一中有正高級教師4人,特級教師5人,省級學科帶頭人 4 人,國家級、省級、市級骨干教師39人,市首席責任教師26人,高級教師133人,78人具有碩士學位。
鞍山一中注重以優質課程體系建設為載體,積極推進生本首席式課堂教學、突出“立德樹人、教書育人”,“以生為本、學為中心”,進一步推行課堂教學流程再造,提升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。
鞍山一中堅持科研興校,“十一”五以來學校共有20項課題200余人次獲得國家和省級獎勵,其中《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整合的教學模式研究》獲得全國一等獎,《信息技術環境下的教師專業發展研究》獲得省優秀教改成果一等獎。
鞍山一中推行浸濡體驗式德育教育和“五力提升”教育。積極構建多元成長平臺,引導學生基于團委、學生會和社團聯合會廣泛開展和參與科技節、藝術節、體育節等校園文化活動,努力塑造符合未來社會發展需求的具有領袖氣質的復合型人才。
鞍山一中堅持質量立校,秉承“禮健智誠”校訓,努力培養高素質拔尖創新人才,教育質量和高考成績一直穩居全省前列。目前我校建立學生社團30余個,創辦《學苑》、《新銳》報等???0余種,參加人數近千人。
鞍山一中注重特色強校,積極整合學科教學、人文教育、社團活動和研究性學習,探索形成“一核、二化、四融合、五重點”的特色發展策略,成果顯著。2012年被評為遼寧省首批科技教育特色高中。
鞍山一中注重以更加開闊的視野與國際國內名校開展協作交流,先后與天津實驗中學等全國20余所重點高中、東北師大附中等東北三省十二校、遼寧省實驗中學等省內名校建立了協作校;與德國愛博馬森等5所國外學校結成友好學校和開展項目合作。
鞍山一中校黨委嚴格履行黨建工作主體責任,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,抓基層、建機制、強基礎、激活力。全校教師從教和育人的素質與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,涌現出一批以“鞍山新時代好老師”趙敬華老師為代表的模范教師和優秀黨員。
鞍山一中建校九十五年來,學校先后為國家培養各類優秀人才數萬名,其中不乏黨和國家的高級干部、兩院院士及行業領軍人才。如中科院院士光電子學家周炳坤、無機化學專家于吉紅,國際標準化組織(ISO)主席張曉剛、神舟飛船副總設計師胡軍、水立方設計者白智平等。